赵夜白
赵夜白
赵夜白,名昭,署名痴意子、沉香山馆主人,别号清邻小筑。河北束鹿人,定居成都。作品师承大风堂一脉,绘画入室王永年、龙国屏先生,书法入室谢季筠先生;四川省诗书画院秦天柱先生研修生;作品上溯唐宋、糅合己心;气...[查看详情]
    动态详情

赵夜白绘画艺术概论



   画家赵夜白幼承庭训,喜诗词书画及戏剧,得河北女画家白雪尘之真传,阅古今名人字画无数,对前辈大师手摹心追,形成淡逸超然、素雅刚直的艺术风格。他的画风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遒劲、明朗,后期慈柔中显刚毅,哀惋间藏淡然。


   画风与人品、性情自是分不开的。赵夜白擅画兰荷,前期绘画风格受大千影响颇多,其荷花茂、阔,挺拔俊秀。或钉头鼠尾勾勒荷瓣,或浓墨重笔铺陈荷叶,水墨味浓,线条流畅富有弹性。在赵夜白前期作品中,还能找到倪瓒、八大山人、吴昌硕、陈子庄等人的影子,但更多的是从画中领悟气质和涵养。中国古典绘画是离不开诗词和篆刻艺术的,在这一点上,赵夜白一直有意为之,并不受前唐后宋的诗词所缚,画必自配诗句,言之有物,虽大多未严格遵循格律,却自有一番意趣。如小品画配诗:“家熏蜡肉松香味,自制灌肠颇有名。竹笋泡菜兼豆瓣,串钵锅烧各不同。”又如荷花水墨题诗:“……千挑万选观音座,百练千修菩萨踏。寡情莫问我去处,洁白藕根抻蓬丝……”。从后一首长诗中可以看出赵夜白受过佛家影响,笔者和他本人相交甚久,知赵君食必清淡,素喜《金刚经》、《坛经》、《妙法莲华经》,见观音必拜,笔者笑他痴绝,赵夜白不以为意。


   2004年初,赵夜白从河北入川,于青城、峨眉、乐山等地走师访友,与当地书画家、收藏家等相交甚厚,给他后期绘画风格的转变注入新的血液。在魏晋、秦汉器皿古玩的鉴定上,也有一定成绩。如果说赵夜白前期绘画上的笔墨过于硬朗,有拘泥法度之嫌的话,他的后期绘画则在淡逸、自然和意境上下工夫。技巧在笔,需要岁月磨励、时间洗练,意境则在感悟,在于个人情操修养,构建在对生命终极关怀和处世哲学上。和一些文人画家所不同的是,赵夜白本人是不避世,但也不会被世俗拉入平庸之流的。赵夜白朋友多而杂,可拉他唱歌、摆龙门阵、吃串串香,也可以和他一起谈诗论画、欣赏文艺片。他从不厚此薄彼,至多性情相投之人相交频繁一些。现代国画受西方影响较重,如光影、色块、立体构成的运用,巴蜀画派则相对完善的保留中国传统精髓,笔、墨构成很有东方情趣。赵夜白和笔者在蓉城曾多次探讨国画中的“求变”,赵君的审美情趣偏向古典,即便在现代巴蜀画派的青年画家中,依然属于传统中的传统。在大家都在求新、求变、求奇、求大,求风格突出的情况下,赵夜白则保持并拓展了他稳中求变,以简胜繁的个人风格。笔者曾和他有过“不变则衰”的争论,以为赵夜白的审美情趣应该多增添些现代气息。赵夜白坚持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国画忌讳焦躁之心,其本质不求色彩、线条的张力,构图的奇崛,而在于画者心境流露。线条如音乐,山石树木画鸟鱼虫无不寄托作者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法,是需要用心去品鉴、玩味,而非靠大、怪获得震撼、理性的哲学震撼力量(属西方审美范畴)。这一时期,赵夜白的画风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更加凝练、简约了。他的荷花和清供瓶插花卉在“大千画派”上已有所变化,线条求简、构图求简,用色更加清淡,几乎不施重墨。大千荷花以正、草、篆、隶四种书法技巧为本,或泼墨重彩,或金碧瑰丽;赵夜白秉承“四字诀”,但更加强调荷花的水墨韵味,与大千荷花所不同的是,赵夜白的荷花幽静典雅,静守中水墨之气自然散开,此豪放与婉约之别。赵夜白的清供瓶插花小品和他的荷花相比,能代表他另一种心境。如果把他的荷花比做高洁、静守之隐士的话,他的清供小品更像忧伤、孤傲之女子,往往三两枝叶没于水中,孑然独立,表达了物衰、物败,归于尘土之美的意境。看他的小品插花,往往令人不忍心去触摸,一花一叶一茎皆有情,可见其用心。


   除了荷花和清供插花以外,赵夜白的兰花也是其主要特点。他的兰花尊依古法,“兰心三点如山,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花瓣分五彩,叶片则多半干之墨,不渴不焦,这在2007年5月底,成都大慈寺的“四川首届兰花书画展”中得到良好的体现。和一些画家所不同的是,赵夜白的小品兰花不靠藤椅、清供、山石、花鸟衬托,叶片走笔也相对稳健,花瓣施以淡墨,晶莹剔透,其中一幅团扇兰花甚至去掉叶片,只留枝杆和花,如贝壳袒露珍珠,要的就是这种高洁的气质。这也是这次展览中他的画未出杂音,并受到资深画家和评论家的广泛赞扬的原因。


   这次画展的成功,改变了我对他“保守态度”的看法。他的兰花之所以在众多作品中显得卓而不群却并不乖张,除了归于他良好的学识和素养之外,更多的来自于他坚守阵地、平逸处世的聪慧。如果说其他画家是靠技法、靠经验、靠巧思和厚重、沉淀的思想取胜的话,赵夜白则是清澈、单纯的。如果说笔者在这次同类题材展中看到一些油腻、圆滑和躁气的作品的话,赵夜白的绘画则“生涩”得可爱,那种感觉比茶还淡,仿佛一股无色无味之气徐徐上升,用“真水无香”四字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相对于绘画来说,赵夜白喜瘦金书,用他的话来说,临柳公权及汉草各有所得。他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他书画整体气质,给参与者更多的审美情趣,但做为绘画艺术的一部分,在这方面还需努力。对性情儒雅、在传统基础上辛勤耕耘并寻求突破的青年画家而言,追求完美是他的目标。赵夜白不怕把不足展现在世人面前,是智也是勇。绘画属于艺术中最具像的门类,以画见心,以心养画,赵夜白守得住静气。沉静和反思能让艺术道路变得更宽更广,在赵夜白的绘画艺术背后,古典、超逸的精神得以传承,比起矫枉过正的“变”,不难看出他选择踏了历史的阶梯登高远眺、稳扎稳打。怎样去“变”,去其杂质,留其精华,在将来的艺术道路上,我想他会有新的思索和追求。


《李鲤赵夜白书画集》序言部分


作者:刘小冀,笔名刘小翼,70年代人,生于湖北武汉。幼年曾习音乐,后转攻绘画。2004年旅居成都至今,先后担任过文学编辑、职业广告人。小说及评论曾选载《西部文学》、《辽河》、《特区文学》、《长江文艺》、《厦门文艺》等刊物。现为自由职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