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2810  陈可-植树
作者: 陈可 【点击查看作者信息】
类别:
创作年代: 2010年
尺寸: 180×350cm
估价: RMB 1800000-2200000
成交价: RMB 1850000.00
备注: 布面油画 签名:可 二零一零年 展览:艺术香港,2010年 植树:关于成长的另一种温柔解读 任何一种艺术的流行都有其必然的社会根源。经济高速发展、传统文化断裂、生活压力增大等等这些在中国社会在转型并发的诸多问题,迫使民众心理寻找安全的途径。卡通文化虚幻的亲近感恰恰填补了人类情感的空缺,成为当代人逃避现实的途径。卡通文化对于成人世界无疑是一副安慰剂。一批年轻艺术家脱颖而出,陈可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陈可的典型作品当中,几乎每幅绘画里都有一个圆鼻头的小女孩,忧郁、自我封闭、单纯地生活在虚幻空间里,不食人间烟火。她的作品中很多画面都充满大胆的留白,绘画的部分则有着瓷板画般的肌理。对于陈可而言,对现实的颠倒是具有真实感的。忧伤的小女孩占据了画面的中心,观众瞬间被莫名的伤感淹没。 如果说陈可的早期绘画作品还有受到日、韩卡通艺术影响的痕迹,而后期的作品则完全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独特性恰恰是艺术家超越了人们通常所理解卡通艺术作品的思维惯性—平面化和简单的视觉符号。陈可的绘画作品表现了强烈的情景化和叙事性,可以看到从画面中流露出某种“超现实主义”气质。作品变得更加感性和私密,这种表达方式显然不同于她早期的绘画风格。这种“忧伤的叙事”可以说是陈可作品的显著特征。 在《植树》这件作品中可以明显感受其绘画风格的稳定。中国传统水墨绘画技法的前景与背景显得虚空和深远,众多人物的主体形象也似乎被设置在画面的各处,看似分离,却又统一地哀伤着,作品力图显现出一种情绪和状态在陈可梦幻一般的笔触与色彩下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少女的哀愁。画面前方的的少女头像一如陈可笔下的所有肖像一样,安静,忧伤又不忍触碰,植树就像是栽种梦想,暗示着成长,而对梦想,对成长的解读却充满不安与怀疑,就像艺术家本人一样,对所有探讨成长的作品所共同探讨的伤痕相同,但陈可用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将本该疼痛的成长过程,变成了一种浪漫的伤痕。前景中用消融掉的色彩,再次重复了关于梦境消失的意境。 她的绘画作品中有一种莫名的可以进入内心深处的那种东西。艺术家不仅仅满足画面本身带来的视觉愉悦和创造力,她更想平静的述说故事,一切显得都娓娓道来。这一内敛的方式,恰恰是陈可的艺术不同 于其他“卡通一代” 艺术家的作品 。这使得人们对年青一代艺术的担忧变得越来越动摇和怀疑。离开了流行 、离开了简单的图式,更年青一代艺术家还有着对艺术的思辨和讨论。“卡通一代”艺术的生命力或者说在美术史意义的建构必须还是由他们自已来解决。这无疑要求艺术家要寻求和建立其作品所依托的文化依据,陈可的作品显然找到了这样一个突破口。 对于陈可而言,对现实的颠倒是具有真实感的。刻意强烈的局部描绘,总是吸引人的眼球,但如果人们真的把眼光投入它们时,似乎又瞬间崩散了,就像散落在画布上每个局部和散点。忧郁的 “女主角”占据了画面的中心,似乎又让观众的情绪消融进去。真的有种人们不知虚无从何而来,而又从何结束的感受。艺术家此时显示出对画面非同一般的驾驭能 力。 陈可此时象个魔术师,观众变得既是她的受骗者又好象是她的同谋。艺术家此时可能也分不清这到底是她的童年记忆,还是虚构角色的一个剧场。这使人们不尽又想起在绘画作品中一直出现的小女孩的形象。艺术家此时象个作家在塑造主人翁的形象之时,已经完全投入了足够的情感,有时真的分不清孰是真实孰是虚幻。作品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和场域,使得观众身陷其中又茫然若失。这种现实和幻想之间的冲突恰恰是这件作品的魅力所在。 《植树》一作温润、哀伤且又美丽,“煽情”的近乎催眠,非常能打动人。她的作品总能唤起人们记忆中的某些东西——具体的、不可言状的。苏珊?桑塔格在评价一位波兰诗人的散文集时曾经说过“写自传是可以让人摒弃虚荣,推进自我认识的工程”,陈可的绘画自传中有着同样的诉求, 可以说,陈可更关注自己的内心,倾向于以个体的方式切入作品,不是外力的挣扎,而是内心的挣扎。就像她自己形容她自己,在柔弱外表的掩藏下,有着的是新怒无常的极端情绪化的坏脾气。她在创造虚幻世界时可以分担她内心莫名的躁动和抑郁。这些令陈可的作品有时甚至不免陷入一种神秘主义的气氛。陈可将自己投射在作品的形象中,一天不画画就会被“空”的感觉缠裹—她喜欢不断地挑战、超越自己,对她来说,这种成就感远比保持现状来得真实和强烈。
作者简介: 暂无简介
拍卖会: 北京匡时201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现当代艺术专场
拍卖日期: 2014-12-02 14:30
拍卖公司: 北京匡时
声明: 本结果源于拍卖机构提供的拍品图文数据,本网不对其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负责。
  • 沉香木艺术网,广告位招租,欢迎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