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辐
车辐
车辐 Che Fu (1914.8—2013.01.22)笔名杨槐,车寿周、瘦舟、囊萤、黄恬、半之、苏东皮等。汉族,属虎,成都市人。...[查看详情]
首页 > 艺术家简介
    简介
车辐 Che Fu (1914.8—2013.01.22)笔名杨槐,车寿周、瘦舟、囊萤、黄恬、半之、苏东皮等。汉族,属虎,成都市人。

扩展资料:

    1930年代创办文艺刊物《四川风景》,以记者、教书为主,抗日战争起后,为“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会员,后选为理事;四川漫画社社员;《四川日报》、《民声报》、《星艺报》记者、编辑。1940年代初,任教于西川艺专、岷云艺专,后入《华西晚报》,任采访部主任。长期从事写作,除小说外,多为散杂文,文艺评论及戏曲研究。在《大公报》、《新华日报》、《人物杂志》、《天下文章》、《笔阵》等报刊发表作品。解放后在四川省文联、省曲协工作、写作。编写《贾树三竹琴演唱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张大章的扬琴唱腔艺术》(中国曲协研究部)、《川菜杂谈》(重庆出版社),以及长篇小说《锦城旧事》《锦水悠悠》等。职称:研究员。四川省美食家协会会员车辐先生,是活跃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位著名「老记者」,他与郭沫若巴金老舍、刘开渠、李劼人等大批名人多有交往,以往运动中都受过冲击。 车辐出身于成都城东的一个破落世家,车家是苦读成名的车胤的后代。车辐年幼时就读于全国最后一家孔孟私塾--大成中学,整天诵读四书五经、穿长衫马褂,逢初一十五还得拜孔圣贤……然而,天性顽皮的他难于被礼教束缚,不待学业期满就辞学归家。后自研习西学,加减乘除仅能进行二位数运算,英语却十分了得,于是「生吞活剥」了一大批译文本或英语本世界名著,什么梅里美的《卡门》《高龙巴》、哈谢克的《好兵帅克》,以至《资本论》等,至今烂熟于心。


    二十来岁的车辐在报馆谋得一职,适逢抗战爆发,他和那时的所有热血青年一样,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成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理事」,他成天骑著「洋马」(自行车),穿梭于街头巷尾,搜集整理民众的抗战新闻。一次,日机轰炸双流机场,他不顾安危,第一时间骑车赶到二十里外的现场,采写新闻,并收集到日军炸弹弹片和被击落的日机残骸碎片,至今仍藏于家中,警示后人。 扛青菜头探望巴金   随著北方战事吃紧,很多名人纷纷南迁重庆成都大后方,送往迎来,车辐与他们建立起联系,除共同研讨抗日救国大事外,闲暇时,他还如同「土地爷」一般,陪同异乡客泡茶馆、听川戏、品川菜,结交甚广,凡有聚会,他「十处打锣九处在」。


    前些年出版的一本文集,详述了这一时期他的经历和听闻,什么「刘开渠成都塑王铭章像」、「吴祖光水阁凉亭上写《林冲夜奔》」、「王朝闻造汪精卫夫妻跪像」、「方敬大怒出版社」、「《流民三千万》救亡戏遭禁」等等。一些川籍本土作家也与车辐交情甚厚,如:李劼人、艾芜等。巴金每次回川,都要找寻车辐小聚,除彼此相识外,还有很多共同的川籍朋友,如原华西协中校长吴先忧等。车李两族祖辈就有关联,成都西东大街天恩店车氏老屋,就曾大当给李家(巴金家里的一族)。他们的友情跨越世纪,前些年,已八十多岁的车辐还专程往上海看望九十高龄的巴金,并肩扛背驮去三十多斤青菜头和扁豆泥,他深知这是巴老特别喜爱的家乡菜。 五六十年代运动纷至,复杂的经历背景使车辐成了「美国五角大楼特务」,先后收过监、进过「五七」干校,后被下放到安宁河畔挑石、放牛、守蔗田。沉重的精神打击和艰苦的生活压力压垮了不少文化人,他却心胸开阔。在监室里,他能吃能睡,还做体操,不久从尿桶中映照出自己已长胖的面容,于是悄悄写下打油诗一首:「精神已摧垮,灵魂已压扁(四川音bia),物质尚存在,一身肉尕尕(音ga)」。[4]